曲水流觞:古人的诗酒雅集|新知

admin 2025年04月14日 58989

(原标题:曲水流觞:古人的诗酒雅集|新知)

尹博/文 东晋永和九年( 393 年)三月初三上巳节,会稽山阴兰亭(今浙江绍兴),辰时(今七时至九时),伴随着车马的踢踏声,一行人热热闹闹地来到溪边开阔的空地处,面对着平缓流淌又蜿蜒曲折的溪水,42位文人有说有笑,互相问候寒暄,侍从们在他们身旁开始布置待会儿要用的餐食、地垫、笔墨等物具,俨然一幅春游的景象。

曲水流觞:古人的诗酒雅集|新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东汉 车马出行图

曲水流觞:古人的诗酒雅集|新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明 文徵明 《兰亭修禊图》

这场聚会由右将军会稽内史王羲之发起,虽因政务烦忧迁居于会稽,但他在政治地位上依旧举足轻重,趁着上巳的日子,他将大家召集聚会,以感受春日美景。王羲之于上巳节“修禊事也”遵循着两周以来的古老传统,上巳节,为三月上旬巳日的节日,古时人们于此日相约到水边,在女巫的指引下进行祭祀,用浸泡了香草的水沐浴,以祛除病患和不祥。汉以来,上巳节逐渐成为娱乐性的节日,魏晋时,上巳节不管是否是巳日都在三月初三举行,游宴的娱乐功能也逐渐取代了沐浴的祭祀功能。

尽管如此,必要的仪式性祭祀,还是不可缺少的,只是集体沐浴实在不大雅观,文人们只是简单用溪水洗涤了手足、略微沾湿了衣袂裙裾,以示祓禊,扫除秽气,有的文人还拿了一些鸡蛋和枣子,往水里抛掷,以求好彩头。作为聚会主人的王羲之是全场的焦点,待得其行礼完落座了,其他宾客才纷纷在溪边找好自己的位置。众人面对的溪水是兰亭江西长山坝兰亭桥下游200米段,这段溪水在今浙江绍兴兰亭景区西侧,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截弯改造前,正是呈“之”字形,流水宽阔又和缓,能够于两岸落座,且这一带山麓盛产竹子,正有“茂林修竹”之景。

明拓兰亭图 桥

 

明 吕端俊 《竹雀图》

王羲之是与会众人中最为年长的,时年 51 岁,坐于曲水最下游,郡功曹魏滂陪同他坐,此次参会最小的为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年仅 10 岁,真可谓“少长咸集”。王羲之的太原王氏来人自不必说,文坛领袖孙绰,其兄孙统亦有前来,各大门阀氏族如陈郡谢氏、颍川庾氏等也派了代表,皆是一时名流。

明拓兰亭图 王羲之与魏滂

 

明拓兰亭图 谢安与孙统

临水宴饮,免不得诗酒唱酬,在这特殊日子里,王羲之牵头提议,不如让酒杯从上游漂动,漂到谁那里或在谁那打转,谁就要即兴赋诗,而做不出来的,就要罚饮三大杯。在场的文人均爱好雅事,在这天朗气清的日子,面对美景心中自有一番沟壑,王羲之的提议也就立即被大家赞同。为了不耽误文人们的雅兴,侍从们有的从壶里取酒放入酒杯中,有的从溪水上游放置酒杯,有的从溪水下游回收酒杯,忙来忙去抓紧布置。

清 樊沂 《宴饮流觞图》

清 樊沂 《宴饮流觞图》

弯曲的河水,就是“曲水”,而流动的酒杯,就是“流觞”,两相结合,成为名垂千古的“曲水流觞”。随着酒杯漂动,第一个作诗的,是处于最上游的行参军王丰之,他倚马可待,一会儿工夫就作出了一首四言诗。第二个作诗的是他身旁陈郡的袁峤之,许是有了前一人作诗留下的思考时间,他作出一首四言诗和一首五言诗。

 

明拓兰亭图 王丰之与袁峤之

酒杯就这么缓缓地漂着,很多文人都是才思敏捷,笔走龙蛇间,就是诗句产出,像袁峤之那样既作了一首四言诗又作了一首五言诗的有十一人,像王丰之那样只作一首四言诗聊表心意的,有十五人。至于剩下的一十六位文人,有的或许属于“苦吟派”,一时不能成诗,便罚酒三杯,还有一些未作诗的,许是故意为之,为的多饮贪杯。作得好的得来众人好评,作不出的也自愿喝酒活跃气氛,酒杯流动的不只是酒水,也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待得终于到最下游的王羲之作诗后,众人吃酒赏诗都无比陶醉了,有人提议不如把今日所作三十七首诗收集起来编辑成册,大家又推举王羲之为之作序。编辑成的诗集是《兰亭集》,而王羲之酒醉后的挥毫则是千古留名的《兰亭集序》。诗集被收集起来,酒宴也就走向了尾声。自这场宴会后,曲水流觞也成了上巳节标志性的庆祝活动。

 

王羲之行书兰亭序卷(传唐褚遂良摹本)

大抵后世文人多仰慕王羲之那场聚会的雅意,自他后,引水环曲为渠以流酒杯的曲水流觞,深深刻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中,历代的效仿者不胜枚举。古人乃至现代人效仿归效仿,许多细节可能还未注意到,首先就是,那流动的酒杯“觞”是什么呢?

圆形的酒杯由荷叶托举,缓缓于水上飘动,似乎曲水流觞所用器物就是兰亭图中的样子。这种看法对也不对,说它对,是因为汉晋时,觞的界定并无那么严格了,用什么酒杯漂流称其为流觞都是可以接受的,有时甚至不必漂流,而只是流转喝酒,也可说流觞,譬如《红楼梦》中贾家饭桌上喝酒高兴要行个“月字流觞”的酒令,贾蔷开令说:“咱们‘月’字流觞罢。我先说起‘月’字,数到那个便是那个喝酒,还要酒面、酒底;须得依着令官,不依者罚三大杯。”贾蔷起令儿曰:“飞羽觞而醉月。”曲水流觞本也就是古人的酒令文化,答不上诗便要浮以大白,因此不用酒杯于水上漂,但求行酒令让众人轮流喝酒尽兴,谓之流觞也不无不可。

 

唐代越窑青瓷注子。古代酒器一直在演变,唐前主要有觚、尊、�、卣、壶等,晚唐出现了注子,于宋元盛行,注子这一古酒具也成了酒壶的俗称。

 

唐 越窑青瓷杯 浙江省博物馆藏

至于说画面中的酒杯不对,则是一种循名责实的看法。曲水流觞发生于农历三月,实际上,三月的暮春很难有夏荷,在流水中,以荷置杯盛酒,也容易倾倒。魏晋时已有的“羽觞随波”的说法告诉了我们曲水流觞的传统。觞是羽觞的省称,也是所有酒器的通称,魏晋时,觞与杯的区别虽不严格,但如要遵循故事,王羲之所用酒杯应为羽觞。羽觞流行于汉晋,椭圆形,两旁有耳,故也称耳杯。羽觞之“羽”的由来,可能是因其形似爵而有两耳,古时“爵”同“雀”,觞有两耳就像雀之双翼,因而得名曰“羽”。汉晋后,羽觞不再风行,后来几已不用,明清偶有出现也是作为礼器,因此流水上的酒杯的样式,就不必对此过多拘泥,因为古人的酒器是有所改变的。但要描绘兰亭的场景,还是以羽觞为宜。

 

西周 凤鸟纹爵 故宫博物院藏

西汉 彩绘漆鸟纹耳杯 故宫博物院藏

比较特殊的是,羽觞并不只是用以装盛酒水,还可以用来装盛食物。汉代的染炉上所用的盛装器皿正是羽觞,染炉是现代小火锅的原型,染是一种调味的豉酱,在染炉上可盛装调味酱,燃炭加热以供蘸食。汉代还有用羽觞进食的风尚,《汉书・地理志》有:“都邑都仿效吏及内郡贾人,往往以杯器食”,这里的杯应为耳杯,即羽觞。浅平的羽觞既作酒器,又能盛装近于�{醢的酱类食物,喝着酒,吃些咸物,两相搭配对于酒局也是很合适的。

 

西汉 四神染炉 山西博物院藏

 

东汉 庖厨画像石

画像石上摆放了很多酒器,人物正在烧灶、汲水。元代以前我国的酒都是发酵酒,蒸馏酒还未出现,发酵酒如米酒度数较低又很是浑浊,所以有“莫笑农家腊酒浑”的诗句。古人喝前总是要热一热,挥发酒中的杂质,减少对人体的损害。

觞的问题解决了,曲水是怎样的也有很多种情况。自然中的水流,往往不能尽如人意,蜿蜒却不湍急的小溪才不会吹跑或吹倒酒杯,这才应该是“曲水”该有的选择,如若不然,王羲之也不必召集大家到兰亭江西长山坝兰亭桥下游200米段了。虽然风景秀美又水流和缓的地方,花费时间仔细探寻总是能找到,但未免会给聚会带来不便,也因此,曲水流觞除了发生于郊外,也往往设置于园林的固定处,以供人玩乐。曲水流觞的景点,在汉时就已在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中出现,曲水流觞自产生后,用以流觞的渠与水已经逐渐成为中国古典园林重要的景观之一。

视人数多寡,古人聚会时可在园林中的不同位置流觞。如人数较少,流杯渠就可解决曲水流觞的设施问题。北宋官方颁布的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营造法式》记载了流杯渠的样式及制造要求,对于流杯渠的长度、宽度等都给出了详细规定。其大小设置于亭中恰到好处,今天河南登封宋崇福宫还有泛觞亭遗存。

国字流杯渠

风字流杯渠

但要人数较多,亭中的空间就不够开阔了,这时,整座园林中造设的山水、池水就均可作为流觞、饮觞处,台榭、殿、堂、亭等建筑,也就都成为了曲水流觞禊赏活动的布景。鲍照《三日诗》有:“时艳怜花药,服净悦登台。提觞野中饮,爱心烟未开。……解衿欣景预,临流竞覆杯。”写的就是登台觞饮。高台是园林中比较典型的临水建筑,在中国古代的园林思想中,台可象征海上神山,而台下的水面可象征大海,在此流觞宴饮举手投足间就有着飘然似神仙的快意。殿、堂的设置是由早期修禊祭祀时在水边布置的帐幕发展而来的,供以沐浴、休憩、饮食等。至于亭的设置,亭可遮风挡雨又简练空灵,有“虚者,心斋也”的文化意蕴,既象征着美好的心性,又因其空而能与自然交融,作为雅致的曲水流觞布景也非常合适。

 

清 樊沂 《宴饮流觞图》(局部)

 

清 樊沂 《宴饮流觞图》(局部)

曲水流觞的活动在隋唐达到高峰,对曲水流觞文化做出丰富的,应为隋炀帝时期,他让水饰和流觞紧密结合在了一起。隋炀帝每年三月上旬巳日都会于曲水池滨聚会,这曲水池滨的景观建设,有赖于隋文帝的助力。隋文帝猜忌多疑又迷信风水,他以象征乾卦的六爻排列六道高坡运用于城市建设,但大兴城东南高而西北低,皇宫又在北侧中部,风水倾向东南,皇宫无法压过,也因此隋文帝采用厌胜的方法对地势的不利进行破除,将东南的曲江继续挖深城深池并隔绝于城墙外建成皇家园林以保帝王之气。曲江园林秦汉时就有宜春苑的基础,所以新建园林也很是容易,隋文帝觉得“曲”字不吉利,在园林建成后改其名为芙蓉园,这也是著名的芙蓉园名称的由来。园中池滨到了隋炀帝时,得到了有效改造,把曲水流觞和曲水池滨紧密结合,形成“曲江流饮”

隋大兴城六爻与曲江 图源:隋大兴城的兴建及其对原隰地形的利用

隋炀帝时更有能人黄衮善于建造工巧,在他对芙蓉园曲江池的改造下,曲江流饮有了相当复杂的新花样。

其一是宴饮时可观看精彩的“水饰”。所谓水饰为中国早已失传的水上木偶戏,以木头雕刻成各种雕像,并以历代河水神异故事为题材(如神龟负八卦出河予伏羲、神龙献图出黄河予黄帝、孔子春日浴于沂、屈原自沉汨罗江、穆天子瑶池觞西王母等等),在水上进行的杂技表演,黄衮的造物堪称“古代的机器人”,相传水饰人物二尺(约66.67厘米)以上,衣着考究,运动自如,表演逼真。

 

金 张�� 《神龟图》(局部)

近现代 傅抱石 《屈原图》(局部)

其二是水饰伴有伎船 12 艘,船上有木雕的歌舞乐队可弹琴、鼓瑟、击磬、撞钟,又可跳剑、舞轮、升竿、掷绳,和活人没什么两样。

其三是有机器木人乘船为宾客送酒,酒船到宾客旁便自行停住,木人交予宾客酒,宾客一饮而尽交换木人,木人重新斟满酒,酒船绕三圈而水饰、伎船绕一圈,三者同时停止,极为神异。这些都是复杂的水力机器促成的。

再比隋炀帝于曲水流觞一道上更有花样的,怕是没有了,芙蓉园在唐代经由扩建后,成为了长安城的公共园林,虽还是有热热闹闹的曲水流觞,但到底没怎么翻出什么太新的花样。始于西周,兴于汉晋,盛于隋唐的曲水流觞其风雅韵致至今令人倾慕,我们仍给予曲水流觞无尽的追思,只可惜自宋以后,曲水流觞逐渐没落,不复盛况了,隋炀帝曾命人以文字图画制成的神异的《水饰图经》,也散佚掉了。

参考文献:

1 李诫(宋)撰. 营造法式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54.

2 沙孟海.曲水流觞杂考J.文物,1991,(06):81-83.

3 李令福.隋大兴城的兴建及其对原隰地形的利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1):43-48.

4 (唐)房玄龄著;何怀远,贾歆,孙梦魁主编. 晋书M. 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 2006.

5 李�Z.千年曲水话流觞D.四川农业大学,2006.

6 李�Z,蔡仕珍,张晋萍,等.千年曲水话流觞――探“曲水流觞”在园林景观中之意义J.四川建筑,2011,31(03):18-20.

7 石钊钊.曲水流觞话兰亭――魏晋思想新潮下的历代雅集C//大匠之门 2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18:16.

图片 | 尹博

排版 | 黄思琦

设计 | 尹莉莎


推荐阅读:

加快产业升级 享受绿色生活——多地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提速观察

刚刚,天津发布50亿母基金

公募2023年四季报拉开序幕,3只固收基金率先发布“成绩单”

安吉农商银行丰收信福2024年第2期封闭净值型理财产品22日起发行

龙头股份龙虎榜:营业部净卖出3570.26万元

CAR-T疗法或迎更严监管,细胞与基因治疗行业风险何解?

江浙房贷利率屡现“地板价” 未来降价空间或缩窄

畅联股份演绎“天地板”走势

云煤能源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预盈1.36亿元至1.61亿元 净利润扭亏为盈

今日117只个股突破五日均线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