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零售业务转型压力凸显 年内近30家信用卡分中心关停
(原标题:银行业零售业务转型压力凸显 年内近30家信用卡分中心关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业银行正在密集关停信用卡异地分中心。
近日,河北金融监管局批复,同意交通银行太平洋信用卡中心保定分中心、唐山分中心终止营业。而就在数日前,交行太平洋信用卡中心在浙江杭州、金华等6个分中心收到浙江金融监管局同意终止营业的批复。
证券时报记者统计发现,交行关闭信用卡中心在异地分支机构的节奏加快,今年以来已有23例。此外,广发银行、民生银行等银行也在陆续关闭异地信用卡分中心。
信用卡业务从垂直管理变革至属地经营,是商业银行在零售业务发展放缓的背景下主动收缩战线的缩影。
密集关闭信用卡分中心
上周五,河北金融监管局披露,同意交行太平洋信用卡中心保定分中心、唐山分中心终止营业。就在4月23日,浙江金融监管局披露多条信息,同意交行太平洋信用卡中心绍兴分中心、金华分中心、嘉兴分中心、杭州分中心、温州分中心、湖州分中心终止营业。4月以来,交行太平洋信用卡中心的济南分中心、哈尔滨分中心、沈阳分中心终止营业也分别收到属地监管部门的批复文件。
此外,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一季度,交行太平洋信用卡中心在信阳、洛阳、宜昌、青岛、宁波、阜阳、天津、福州、贵阳、兰州、深圳、南昌开设的12家分中心均收到终止营业的监管批复。
部分股份行也在收缩信用卡异地分支机构。其中,广发银行信用卡中心昌吉分中心、牡丹江分中心于近期收到终止营业的批复文件。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华中分中心、东北分中心和华北分中心也申请终止营业,并于今年3月收到监管部门批复同意。早在去年,华夏银行信用卡中心已启动改革,其青岛分中心、天津分中心收到终止营业的批复文件。
业务从垂直管理
向属地管理转型
“加快信用卡属地经营转型”就写在交行2024年年报中,该行关闭各地信用卡分中心,是该行去年开启的一项改革。实际上,2024年,交行太平洋信用卡中心柳州分中心、桂林分中心早已终止营业。
交行副行长周万阜在该行2024年业绩发布会上对此话题有过回应。他表示,交行信用卡业务过去采用的是信用卡中心集中直接经营的模式,在过去信用卡业务快速发展阶段发挥着独特的优势。但是,随着信用卡业务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这种模式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
周万阜介绍,出于更好满足客户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的需要,该行将信用卡的业务模式进行了改革,即由过去集中直接经营改为分行属地经营,由分行为属地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化的金融服务,将信用卡业务纳入属地零售业务中进行统一经营。
从年报数据看,截至2024年末,交行境内银行机构信用卡贷款余额5384.04亿元,较上年末增幅9.94%。其中,汽车分期余额较上年末增加674.16亿元,增幅240.10%。不过,该行信用卡在册卡量和消费额度在下降。其中,境内银行机构信用卡在册卡量截至2024年末为6300.94万张,相较于2023年末下降了11.66%。此外,2024年,该行信用卡累计消费额24513.35亿元,同比下降了12.81%。
零售业务整体表现不理想
多家银行收缩信用卡分支机构,这是应对信用卡业务进入存量竞争阶段而做出的调整。从整个市场看,信用卡业务增长艰难。根据央行发布的《2024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截至2024年末,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为7.27亿张,同比下降5.14%。
信用卡业务增长乏力在各家银行的年报中亦有体现,如信用卡发卡量减少、在册卡量和消费额度下降,对非息收入的贡献度不理想。以零售业务见长的招商银行为例,在交易量方面,该行2024年的信用卡交易额同比下降8.23%;在对非息贡献方面,去年信用卡非利息收入同比下降11.3%,拖累了该行整体银行卡业务,该行2024年银行卡手续费收入同比下降了14.16%,该行解释的主要原因是信用卡线下交易手续费收入下降。另外,以工行为例,该行信用卡发卡量由2023年末的1.53亿张下降至2024年末的1.5亿张。2024年信用卡消费为2.13万亿元,同比下降5.16%。
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各家银行的零售营收和盈利数据发现,除了农行,国有大行2024年的个人金融业务的营收和利润同比均为负增长,其中工行和交行的个人金融业务的利润呈现三至四成的同比下滑。股份制银行中如招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光大银行以及民生银行的零售银行的营收、利润在2024年全线下滑。
对于零售业务拐点何时到来,多家银行高管看法较为一致,认为关键在于未来经济周期的转变与消费数据的改善。周万阜预计,随着促进消费的政策逐步见效,信用卡业务情况有望好转。
推荐阅读:
至纯科技大涨5.05% 2023年净利润预计增长50.12%—69.95%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