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发展的盈利困局:智慧政务核心主业大幅萎缩,智慧交通业务毛利率转负

admin 2025年05月09日 61178

证券之星 刘浩浩

信息发展的盈利困局:智慧政务核心主业大幅萎缩,智慧交通业务毛利率转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日,信息发展(300469.SZ)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公司营收近六年来首次实现同比增长,归母净利润相较2023年则增加了近四成,但其依然未能走出亏损泥潭。

信息发展的盈利困局:智慧政务核心主业大幅萎缩,智慧交通业务毛利率转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证券之星注意到,自2021年交通运输通信信息集团入主成为实控人以来,信息发展始终未能突破经营困局。公司重点培育的智慧交通业务不仅增长缓慢,2024年还陷入亏损境地。而作为公司核心主业的智慧政务业务近年则呈现大幅萎缩之势。

智慧政务业务业绩显著下滑

信息发展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687亿元,同比增长9.02%,这是近六年来营收首次实现同比增长。实现归母净利润-1.177亿元,同比增长36.35%,相较上年同期1.849亿元的亏损幅度有所收窄。

对于2024年业绩变动,信息发展表示,主要由于智慧交通与智慧政务两大板块协同发力,实现了业务结构优化和市场空间拓展,整体经营情况稳步向好所致。

证券之星注意到,信息发展已经连续六年业绩亏损。长期亏损背后,作为其核心主业的智慧政务业务近几年业绩下滑严重。

信息发展于2015年上市,是一家运用区块链和大数据等技术,为政府和企业提供行业专有云综合解决方案的服务运营商。在2021年及以前,公司超过八成营收来自于智慧政务业务(智慧食安、智慧档案、智慧司法)。

信息发展的业绩高点出现在2018年,当年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69亿元、4480万元。其中智慧政务业务实现营收和主营利润分别为5.972亿元、2.2706亿元,业务毛利率达到38.02%。然而,此后由于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严重依赖政府客户的信息发展业绩持续下滑,叠加受到疫情因素影响,2019-2021年信息发展连续三年亏损。

2021年3月,信息发展发布公告,原控股股东中信电子将上市公司9.6%股份以2.5亿元转让给交信北斗(嘉兴)股权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交信北斗”),同时将剩余13.35%股份表决权委托给交信北斗行使。交信北斗获得公司22.95%股份表决权成为控股股东,交通运输通信信息集团则成为实控人。

不过实控人易主后的信息发展并未能扭转业绩颓势,核心业务智慧政务业务进一步萎缩。

财报显示,2021年交通运输通信信息集团入主时,信息发展智慧政务业务实现营收3.4941元,毛利率为36.03%。2024年,该业务仅实现营收2.436亿元,毛利率也降至21.98%,尽管两项数据相较2023年均同比增长,但同比2021年分别下滑30.3%、39%。

2024年,信息发展智慧政务业务实现主营利润5354万元,相较2021年的1.259亿元缩水幅度高达57.5%。

智慧交通业务毛利率转负

证券之星注意到,实控人变更为交通运输通信信息集团后,面对智慧政务业绩持续下滑的局面,信息发展开启了战略转型之路。公司与交通运输通信信息集团达成战略合作,重点布局基于北斗的智慧交通业务,该业务被视为公司未来新的增长引擎。

不过经过多年发展,当前该业务规模依然偏小,且2024年业绩呈现大幅下滑之势。

据信息发展2024年财报披露,公司2024年持续加强北斗智能车载终端核心技术竞争力,并在市场拓展、大型国央企订单签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如公司成功与中汽研签署约2亿元重大订单,由信息发展后期为其提供20万套北斗车载智能终端,为未来收入增长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此外,2024年公司还与多家行业领先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推动智慧交通技术应用与市场拓展。

然而体现在财报上,相关的业绩数据却较为苍白。2024年,信息发展智慧交通业务仅实现营收2307万元,同比下滑41.03%。业务收入在公司总营收中占比也跌落至8.58%,上年同期为15.87%。

对于业务营收锐减,信息发展表示,主要由于公司2024年逐步由“重项目”模式向“重终端推广”模式转型,以期逐步实现“终端市场推广+数据变现”的双驱动发展策略。“重终端推广”模式的实施,导致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大幅下降,且营业成本有所上升。

证券之星注意到,在智慧交通业务2024年收入锐减的同时,由于该业务营业成本同比增长了6.25%,导致业务毛利率从上年的41.12%大举下滑,缩水至-6.09%。2024年,智慧交通业务主营利润为亏损140.5万元,上年同期为盈利1609万元。

对于智慧交通业务业绩亏损,信息发展表示,2025年公司将进一步、多维度推进数据要素变现,力求实现营业收入及毛利率双增长。

业绩补偿压力下原实控人频频减持

证券之星注意到,信息发展主营业务业绩不及预期不仅拖累了公司整体业绩,还导致上市公司与原实控人卷入了仲裁纠纷。

2021年3月,信息发展原实控人张曙华及由其100%持股的中信电子与交信北斗签订股份转让协议时,对公司未来业绩做出承诺:信息发展保持当前业务在2021年度和2022年度各年度经审计后的归母净利润均为正数。否则,中信电子及张曙华应当将亏损的金额全部一次性向信息发展进行现金补偿。

签订协议时,智慧政务业务是信息发展的主营业务。据信息发展披露,2021年公司业绩未达到承诺要求,中信电子及张曙华已向上市公司缴纳补偿款7979.11万元。2022年,信息发展扣除相关费用后的归母净利润为-1.258亿元,同样严重亏损,中信电子及张曙华尚未兑现补偿承诺。

2024年3月信息发展披露,由于中信电子及张曙华未履行义务,公司已提起仲裁,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已受理相关仲裁案。目前公司尚未披露最新进展情况。

证券之星注意到,在沉重的业绩补偿重压下,信息发展原实控人张曙华及其控制的中信电子近两年频频减持公司股份套现。

2021年实控人变更后,张曙华持有上市公司股份2678.8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3.06%,中信电子持有上市公司股份2739.4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3.35%。此后双方多次减持。

2024年6月,信息发展发布公告,中信电子拟将其全部持有的2098.0945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份的8.45%)、张曙华拟将其持有的51.9055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份的0.21%)以协议转让方式转让给交信信发(嘉兴)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本次转让价款合计为2.124亿元。交信信发与信息发展实控人交信北斗为一致行动人。

证券之星注意到,本次协议转让事项尚需取得深交所合规性确认,然而方能办理转让过户手续。如果本次股份转让完成交割,中信电子将不再持有上市公司股份,从公司股东名单中退出。张曙华持股比例则将降至5%以内。(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刘浩浩)

推荐阅读:

日本僵尸企业数量激增 加息压力下或拖累经济

短线防风险 246只个股短期均线现死叉

4700亿,深创投将正式换帅

1月23日晚间重要资讯一览

吉宏股份下跌5.17% 2023年净利润预计增长80.00%—100.00%

国资委“点题”市值管理考核!多家央企上市公司回应

首单!注册制再融资欺诈发行,交易所限制融资!中介机构有无责任?

对话顺网科技创始人华勇:建立坚定的AI信仰,从内而外全面拥抱AI

1月25日中粮资本涨停分析:军工混改,保险,央企改革概念热股

逆市走强,市场中性策略一枝独秀!招商证券第三届“招财杯”私募公开赛第四赛季榜单揭晓!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