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访谈|国际月球科研站,这样建!——访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

admin 2025年04月24日 52572

  新华社上海4月23日电 题:国际月球科研站,这样建!——访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

权威访谈|国际月球科研站,这样建!——访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华社记者宋晨、刘祯、张建松

  4月23日,国家航天局在上海组织召开国际月球科研站开发者会议,多国专家学者在会上探讨该科研站未来合作模式与协同发展路径。

权威访谈|国际月球科研站,这样建!——访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华社记者在会议现场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就国际月球科研站的最新进展回应公众关切。

  国际月球科研站可长期自主运行 持续开展科学研究

权威访谈|国际月球科研站,这样建!——访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问:国际月球科研站是如何规划的?

  答:国际月球科研站是由我国倡议发起、多国参与建设,位于月球表面和月球轨道的综合科研设施,以“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为宗旨的月球科研站。

  国际月球科研站是长期自主运行、短期有人参与,可扩展、可维护的综合性科学实验设施。具备地月往返、能源供应、中枢控制、通信导航、月面科考和地面支持等能力,持续开展科学探测研究、资源开发利用、前沿技术验证等多学科、多目标、综合性科学和技术活动。

  2035年前完成基本型建设

  问:目前建设进展如何?

  答: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计划分为两步,于2035年前完成基本型建设,2045年前完成拓展型建设。

  嫦娥七号、嫦娥八号都是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的内容,目前研制进展顺利。按照当前的研制和实施计划,国际月球科研站已有良好开端,后续会再与合作国家共同商量推进。

  目前我国与合作国家共同商议,确定了科学实验、资源开发等5大科学目标。实现这些科学目标,还需“地月往返”等相配套的技术验证。如果能顺利完成这些目标,将会为全世界提供一批非常宝贵的科学成果。我们认识月球、利用月球等都将走上更高的台阶。

  开展科学研究 共享科学成果

  问:本次国际月球科研站开发者会议旨在推动哪些工作?

  答: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倡议得到世界多国响应,已有1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50多个国际科研机构加入国际月球科研站合作。

  大家聚集于本次会议,一方面是通报进展,统一科学目标认知。另外,各方将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与合作伙伴团队一起,共商科学与应用目标联合论证、月面选址、科研作业平台初步方案论证等,确立各自分工。

  未来,我们将共同开展工程联合研制、工程和科学搭载、地面设施建设、国际规则制定和人才教育培训等共建活动,也将共享地面试验设施,共同开展科学与应用研究,共享科学成果。

【纠错】 【责任编辑:陈听雨】

推荐阅读:

江西余江:让“闲置房”“闲置地”生金

云南镇雄山体滑坡,初步核实18户47人失联

五十亿规模私募连续两周加仓

短线防风险 91只个股短期均线现死叉

华建集团涨停,沪股通龙虎榜上买入594.47万元,卖出614.17万元

2023年中国消费者喜爱的卤味品牌评选结果揭晓,周黑鸭荣登榜首

中国梯冲锋衣+极地企鹅服,探路者持续深耕户外专业化产品

2023中国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报告

小市值风格急转直下,"追风"基金遭重击!后市如何抉择?

【组图】深圳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开启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