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眼科扣非净利首次下滑 业内人士:行业未来两年难改观
(原标题:爱尔眼科扣非净利首次下滑 业内人士:行业未来两年难改观)
4月24日晚,“眼茅”爱尔眼科(300015.SZ)披露2024年年报,由于三大核心业务承压,其营业收入增速创下上市16年以来新低,扣非净利出现上市以来首次负增长。
2024年,爱尔眼科实现营业收入209.82亿元,同比增长3.02%,远低于2023年的26.4%;扣非净利润为30.99亿元,同比下降11.82%。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爱尔眼科称:“2024年,由于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消费需求出现明显不足,眼科行业增速呈现放缓态势,公司经营面临较大挑战。”
具体来看,爱尔眼科的三大主营业务分别是屈光项目、白内障项目和视光项目,合计贡献了年度营收的70%以上。
其中,占营收最大比例的屈光项目主要是通过全飞秒、ICL晶体植入等手术,矫正近视、远视、散光等问题,其营收占比常年超过30%,也是爱尔眼科毛利率最高的业务。2024年,屈光项目的营收增速降至2.31%,虽仍保持55.11%的高毛利水平,但毛利率相比2023年下滑了2.28个百分点。
经济观察报查询发现,屈光项目的营收增速与毛利率走低不仅出现在爱尔眼科。
2024年,光正眼科(002524.SZ)的屈光业务营收同比下降13.09%,毛利率下滑2.25个百分点;何氏眼科(301103.SZ)的屈光业务营收同比下降9.08%,毛利率下滑1.45个百分点。何氏眼科解释,屈光业务业绩下滑是受消费能力下降、价格竞争加剧以及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
北京一家知名民营眼科医院高管告诉经济观察报,随着消费需求下降,屈光项目市场竞争激烈,整体价格在走低。北京的屈光手术价格已从2万元左右降至目前的1.7万元,其他城市价格更低,例如贵州的价格已经接近1.1万元。
爱尔眼科的视光项目也出现与屈光项目相似的变化。视光项目是爱尔眼科营收占比第二的业务,主要包括近视防控、斜弱视诊断,以及验光配镜等,例如近年火热的用于孩子近视防控的OK镜便属于该业务。视光项目的营收增速除了2022年的11.85%以外,历年均维持在30%上下,但2024年跌到了历史最低的6.42%。同时,其毛利率为54.49%,相较2023年下滑了2.56个百分点。
对于视光项目营收增速放缓原因,爱尔眼科未在年报中解释。同行何氏眼科的视光项目2024年营收和毛利率都出现了下滑,何氏眼科的解释是,系因“客户消费意愿下降,市场竞争加剧”。
白内障项目是爱尔眼科营收占比第三的业务,2024年其毛利率下降了3.25个百分点。业内认为,2024年各省市开始全面落地执行白内障人工晶体集中带量采购,叠加医保DRG/DIP支付方式改革等政策,让白内障项目营收受到压力。
上述民营眼科医院高管认为,受消费环境影响,眼科消费医疗市场未来两年都可能较为艰苦,难有改观。
4月25日,经济观察报就2024年业绩承压原因等问题联系了爱尔眼科证券部,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爱尔眼科在年报中对前景保持乐观,其认为在眼健康需求不断释放、新技术临床应用加快和高品质医疗服务需求增加的共同驱动下,未来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容,随着经济回暖复苏,相关的眼科需求将逐步恢复并持续释放。“在居民支出谨慎之时,眼科将是最有韧性的行业之一;在居民信心增强之后,眼科将是最有弹性的行业之一”。
在发布2024年财报的同日,爱尔眼科也发布了2025年一季报,其营业收入、扣非净利润分别增长了15.97%、25.78%。
推荐阅读:
读创深夜档|7连板后深中华收深交所关注函:是否主动迎合市场热点及涉嫌内幕交易?
今年以来新增回购增持计划36家次 沪市公司持续向市场传递信心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