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白酒市场有点冷!酒企面临三大挑战
今年白酒市场有点冷。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期,中国酒业协会、知名酒企签署倡议书,呼吁摒弃“内卷式竞争”。多家酒企人士认为,企业更需坚持长期主义,摒弃盲目扩张和低价内卷,内卷的本质是消耗,破局的本质是提升。
对酒企而言,产品低度化、消费年轻化、体验场景化等领域,也存在着机遇。挤压生存空间
今年3月底,第112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春糖会”)在成都如约召开,“冷”成为今年春糖会期间被酒企、经销商、消费者普遍提及的关键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在今年春糖会期间,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等头部酒企均未举办大型品牌活动,针对春糖会的品宣投入显著减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位白酒行业人士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今年春糖会人流量可能较过去两年下滑20%多,在宏观经济的大环境之下,白酒行业自然难以独善其身。
在他看来,酒企和经销商都面临着严峻的压力,降本增效、直达C端消费群体,成为行业考虑的重要因素。对于贵州茅台、五粮液这类知名酒企,通过数十年的品牌建设,全球出击,渠道已经搭建得十分完善,已经不再单纯需要通过参与春糖会推进招商工作,参加春糖会更多的目的应该是展示品牌而已。相比之下,全国大量中小酒企急需扩展销路渠道和加强品牌宣传,但无奈业绩、规模有限,难有特别大的参会投入。
“高端白酒需求不足,价格倒挂,库存积压。曾经的主流消费群体如房地产、大基建和金融行业受冲击,消费新环境下,名酒企业转型大众民酒新赛道,注重极致性价比。”中国酒业分析师肖竹青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如是表示。 肖竹青进一步指出,白酒消费降级趋势明显。其中,高端白酒消费者消费降级,如喝53度飞天茅台酒的消费者选择茅台1935;喝五粮液和国窖1573的消费者,选择400元的汾酒“汾20”,甚至是50元的玻汾酒。同时,一线名酒渠道下沉,给各省市区域酒厂带来巨大降维打击压力。需要指出的是,2024年,为应对行业内卷,头部名白酒企业纷纷发力百元以内的高性价比口粮酒。例如,江苏洋河股份发布59元和99元的高性价比平民名酒,泸州老窖亮相69元的光瓶泸州老窖二曲,古井贡集团重点推80元和45元的平价酒,进一步挤压县级小酒厂生存空间。
据肖竹青了解,以山西汾酒为代表的中国四大名酒、八大名酒和十七大名酒,纷纷推出物美价廉、高性价比产品,有效推动了渠道的热情,进一步占领渠道资源,强化渠道的品牌势能,抢占渠道资金;另一方面,则进一步压缩了中小区域县级酒厂的市场份额,未来的行业是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行业面临多重矛盾
当前,酒业正面临多重挑战,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加剧,国内消费动能转换,存量竞争与产能过剩矛盾凸显,传统渠道与新兴模式博弈升级。纵观去年全年,白酒行业经历了“先热后冷”的过程,春节前期白酒需求旺盛,但随后整体动销放缓。2024年上半年,白酒行业整体呈现产量上升、收入增长、利润提升、行业分化明显、消费双理性及存量时代的特征;下半年却又出现了强集中、强分化的发展态势,且愈发明显。
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累计白酒产量同比下降1.8%;实现销售收入7964亿元,同比增长5.3%;实现利润总额2509亿元,同比增长7.76%。尽管行业利润总额还保持着增长,但近年来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量持续下降。上述矛盾的数据,直观反映出大量中小酒企日子并不好过,行业呈集中趋势。
在今年3月份召开的泸州老窖年度经销商营销会议上,泸州老窖认为,当前,酒类消费已处于“价格理性”和“消费理性”的“双理性时代”,消费者更加关注饮酒的健康因素和社会责任感。在此背景下,要求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在品质和安全上达到新的高度,酒企需要不断提升内涵,寻找新增长途径。在春糖会期间,分众传媒董事长江南春直言,白酒增速已经见顶、需求瓶颈出现,白酒品牌面临三大挑战,即存量博弈、需求瓶颈、动销承压。
当前,多家白酒企业受到整体市场环境影响,经营业绩出现同比下滑。对此,另一家知名酒企人士则对记者坦言,白酒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白酒产品销售承压,客户信心仍处于修复阶段,特别是次高端产品消费需求仍待恢复。 白酒行业面临诸多矛盾,即产能增长与需求放缓的矛盾,消费动能不足与价格下行的矛盾,消费场景弱化与产业增长的矛盾,理性消费理念与消费量增长的矛盾,产区政府经济指标增长与产业下行的矛盾,全国名酒与区域名酒市场竞争的矛盾,渠道商、终端商数量减少与渠道库存增加的矛盾,传统渠道与电商平台价格冲突的矛盾,名酒企业保价与市场价格倒挂的矛盾。 目前,A股约有24家上市公司涉及白酒业务,最新披露的2024年财报数据显示,伊力特、洋河股份、金种子酒、酒鬼酒等8家上市公司出现营收同比下降,天佑德酒、金枫酒业、舍得酒业、酒鬼酒、金种子酒等10家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 其中,*ST岩石实现营业收入2.85亿元、同比下降82.54%,净利润亏损2.17亿元,同比下降349.63%;金种子酒营业收入为9.25亿元、同比下降37.04%,净利润亏损2.58亿元,较2023年亏损金额增加2.36亿元。周期破局之道
“当前,整个白酒行业面临共同的问题是,消费者对未来收入预期较悲观,所以导致消费紧缩或者消费降级。”一位白酒行业人士无奈地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
如今,白酒消费群体和模式持续转移分化,供需结构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当人口红利消退,理性消费回归,白酒增长的逻辑已经转变,酒企不仅要跨越周期,更要周期破局。 中国酒业协会认为,传统商务宴请场景萎缩倒逼酒业重构“人货场”关系,转向情感驱动的小众化、悦己型消费。面对现实,这就代表酒业要在场景多元化上狠下功夫,开发家庭小酌、兴趣圈层聚会、户外露营等新场景,通过定制化酒器、饮酒仪式设计,增强消费仪式感与社交价值。针对周期破局之道,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表示,存量竞争阶段,核心命题已从“企业主导”转向“消费者定义价值”。在理性消费新时代,白酒行业必将全面追求品质品牌和服务,才能抓住新的机遇。白酒企业需要从酿造者,蜕变为生活方式的创意者。
在宋书玉看来,2025年必将成为中国酒产业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消费动力不足,产业下行压力增大,也未尝不是借此机会调整的最好时机。白酒行业从业者需主动调整,应该重构价值体系,重构产品线,重构品牌体系,重构厂商关系,重构销售渠道,这些重构都会成为未来战略的重点考量。 贵州茅台董事长张德芹认为,在行业“存量竞争”的环境下,要统筹好“质量”和“体量”的关系,核心是从“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让美酒成为消费者自我表达和情感交流的桥梁纽带。行业要不断创新拓展“友饮”“亲饮”等消费场景,创新“产品思维”,打破对中国白酒度数、酒体、品饮方式等的固定认知,主动拥抱年轻消费者更加个性化、多样化、低度化的潮饮方式,开发让年轻人更愿意接受和体验的白酒产品。近期,中国国际酒业发展论坛正式发布了《中国酒业防内卷式竞争倡议书》,提议行业从业者不内卷、不内战、不内耗,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面对行业现状,郎酒集团董事长汪俊林强调,白酒行业需摒弃“唯增长论”,从追求“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消费者需求总量有限,企业应聚焦“质量最优”而非“规模最大”;价格与品质需动态匹配,避免盲目追求高价或低价。 汪俊林呼吁,行业“慢下来”,警惕高速扩张带来的市场内卷与资源透支,以长期思维应对短期挑战,消费者对“喝好酒”的需求不变,品质是穿越周期的根本,中国白酒行业应回归本质、利他共生。以郎酒为例,汪俊林强调通过开放生产和“存十卖一”策略,建立起了消费者信任,郎酒以透明化经营、厂商协同、价值共创为实践路径。 面对白酒行业新形势,泸州老窖试图抓住产品低度化、消费年轻化、体验场景化的机遇,突破行业困境。泸州老窖总经理林锋表示,泸州老窖要开辟新路径穿越新周期,巩固存量、拦截流量、拓展增量,这是白酒企业在周期调整中率先突围的重要路径。 肖竹青了解到,泸州老窖在全国已经动员了120万个终端,加入泸州老窖五码营销的大数据。消费者通过开瓶扫码,终端的合作伙伴就可以获得返佣和奖励,这种渠道推广、促销将有效推动整个渠道主动去推荐消费者开瓶消费。五码营销这种数字化营销手段,将推动营销的革命,推动控盘分利模式的广泛推广。 最近多个季度,舍得酒业执行“稳价格、控库存、强动销”策略,加速去库存。通过落实“全面向C”的品牌策略,舍得酒业持续打造“生态+老酒+文化”战略,上市公司2025年一季度多项核心指标改善;此外,水井坊在产品的战略组合上,以年份、名称序列感、工艺和包装质感进行梯度的区分,计划陆续推出与战略相匹配的明星单品,在兼顾最核心消费者和存量消费者喜好基础上,逐渐进行产品迭代。推荐阅读:
专题推荐: